Hiheng

Hiheng

IOS7发布后关于“扁平化”与“拟物化”的思考。

设计十诫的第一条和最后一条:

1、好的设计是创新的。
……
10、好的设计是极简的

IOS7的发布让“扁平化(Flat Design)”和“拟物化(Skeuomorphism)”的争论变得愈演愈烈,这比上次微软发布Metro 来的还要强烈。

为何IOS的改变会引起这样的争议?
我想这跟苹果公司一直以来作为的“拟物化”设计的的领军形象不无关系。我们可以回想,iphone发布时,将手机的物理拨号键以触屏软件的形式植入ios系统开始,或者从imac桌面那一个个跳动的水晶图标开始,再或者在ibook像翻开一本真实的图书一样来阅读,苹果公司一直在引领了“拟物化”设计的浪潮。而新发布的IOS7现在开始推动“扁平化设计”,这样颠覆性转变必然会引起大家的争议。

拟物化的优势是什么?
“当你应用中的可视化对象和操作按照现实世界中的对象与操作仿造,用户就能快速领会如何使用它。( iO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 也就是说以模拟实物的视觉设计和交互体验,让用户完全不用去抽象的理解就可以直观的认知和使用。
拟物化设计在视觉上有着很高的识别性,让原本抽象的产品形象变得具有亲和力,更加优雅,在使用上降低用户的学习门槛。

推荐我最喜欢的拟物化设计App:Paper by FiftyThree

拟物化的劣势是什么?
在追求拟物化设计的浪潮中,出现了另外一些的问题。
一、视觉设计:上面有说,拟物设计具有很高的识别性、质感、亲和力。
但是盲目的追求拟物化设计需要付出更高的开发成本,在移动设备的小尺寸屏幕里不能高效的利用的有限的空间。
二、移动设备上的平面操作毕竟与现实生活中有着巨大的区别,盲目的拟物有时候反而会对用户造成困惑。
三、既然拟物是一个模仿过程,这就限制了开发者的创新和想象间,产品容易臃肿且局限。

拟物与极简是矛盾的吗?
我不这么认为,苹果公司是一家崇尚极简主义的公司,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苹果以优雅的拟物设计和极简的产品体验,真正的做到了简单而丰富,我的小外甥女拿到IPAD不需要教她就可以自己玩的不亦乐乎。

扁平化设计的优势和劣势
扁平化设计就是用最简单、最轻量级甚至抽象的方法来传达产品本身核心内容或功能,也就是说“扁平化设计”并不追求画面的质感、重量感、甚至产品的实际形态。优秀的扁平化设计给人感觉简洁、整齐、清晰,所有的功能一目了然,没有什么是多余的。因此“扁平化”可以更高效的利用空间,给用户最少的干扰去理解产品内容。

但是扁平化设计太过简洁,识别性极差,容易审美疲劳,缺少亲和力。最重要的是,抽象的表达提高了学习成本。举一个例子大家就明白:拟物化设计就像“象形文字”,全世界人不用学习都能猜出它所表达的大概意思,但是它的表达却非常模糊和局限,而扁平化设计就像抽象的现代文字,你必须通过学习才能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但表达精确而丰富。(PS:我并不是说“拟物化设计”原始,而是举例说明他们之间直观的感受)

推荐我最喜欢的扁平化设计App: Any.do

为什么IOS7开始推动扁平化设计?

“It’s very easy to be different, but very difficult to be better(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这很容易做到,但要做到比现有的更好,这很难。)”
——Jonathan Ive

我在本文开头所引用的设计十诫中的两条描述,在IOS7发布后似乎给人传达了这两个信息:创新、极简。
同时,我也有个猜想:Google glass已经公测,传说中的Apple iWatch也越来越近,电子产品似乎正在往穿戴市场发展。穿戴式的电子产品体积更小,屏幕空间有限,而扁平化设计恰恰能够更好的利用空间

6月聊天趣闻

王家卫式的文艺台词就是:重要事件 + 绕口令时间 + 无聊的平常事

比如这样: 发生车祸之后的三天零五小时八分钟,我又去吃了甜筒,不过这次,我没要香芋味。

大家要正确历史,不然历史就会再来一次自我介绍。

要么滚回家,要么拯救世界。

IFTTT,用微信更新facebook

IFTTT ,通过API授权,根据“if this then that”的逻辑,自动帮你完成不同应用之间的互联。通过IFTTT,可以在不翻墙的情况下,使用“微信”来更新你的“facebook”。就像这样:

iphone-ifttt

配置教程请戳这里:http://www.zhaoyuhao.com/work/show/90

另外在配置过程中需要还是翻墙授权,可以看下之前的博文:《正常使用GOOGLE及facebook的hosts文件》

apache配置中的ThreadsPerChild\MaxRequestsPerChild\Win32DisableAcceptEx

【记录】公司的服务器近期不怎么稳定,五一假期都没消停。在排除硬件、软件问题后,开始检查apache配置问题。

win2003系统下的apache,mpm_winnt.c模式,优化参数:

ThreadsPerChild 说明:每个子进程建立的线程数,默认值:64,最大值:1920。网上查询资料建议设置在100-500之间。如服务器性能高,可设置更大值。

MaxRequestsPerChild 说明:每个子进程在其生存期内允许伺服的最大请求数量,也就是最大线程。如果超过限制,子进程会结束。默认值:0。
MaxRequestsPerChild的值不能设置为0,会因子进程不结束而耗尽内存。

线程设置也不是越大越好,太大会导致产生新的子进程后长期空闲,并非最佳优化。要根据服务器的硬件配置、系统环境、访问流量等调试设置。

Win32DisableAcceptEx
使用accept()代替AcceptEx()接受网络链接。AcceptEx()是一个微软的WinSock2 API ,通过使用BSD风格的accept() API提供了性能改善。一些流行的Windows产品,比如防病毒软件或虚拟专用网络软件,会干扰AcceptEx()的正确操作。

优化后目前还比较稳定,做个记录继续观察。

设计十诫 —— 迪特·拉姆斯

Good design is innovative.

Good design makes a product useful.

Good design is aesthetic.

Good design helps us to understand a product.

Good design is unobtrusive.

Good design is honest.

Good design is durable.

Good design is consequent to the last detail.

Good design is concerned with the environment.

Good design is as little design as possible.

《北京遇上西雅图》短评:我所说的与电影也许无关

童话般的故事情节,童话般的完美结局,对于这么一个浮躁的大时代更传递着一个童话一般的价值观,好吧,这只是一段浪漫的轻喜剧,这不科学也不现实。

但是,你期望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你试图坚持些什么还是随波逐流?

我不知道。

但至少在内心深处给自己留点净土吧。

G221

少年时每次站在铁道边听到火车的轰鸣声都非常兴奋,也许是对远方的憧憬,也许是对旅途的期待,很难解释那样想要远离的悸动。

少年时也常因为被动的改变和妥协而懊恼,为没有方向的旅途而不安。

现在,如果我能站在那个少年身边,也许会拍拍他的肩膀:“喂,耐心点,什么都没有改变,你正在属于自己旅途中,一直都在。”